溫州環保設備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。拿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來說,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為28.6萬噸,且以7%左右的速度增加。據統計,全國歷年的垃圾存量已達60多億噸,侵占土地面積5億平方米,但我國當前垃圾處理的機械化作業水平低、效率低。1997年全國668個城市的污水排放總量為351.4億立方米,僅有123個城市建成307座不同等級的污水處理廠,大部分設備簡陋,處理能力總計1292萬立方米/天,污水處理率僅為13.4%,全國1.7萬多個建制鎮中,絕大多數沒有污水處理設施,由此導致了嚴重的水環境污染,并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。此外,我國還有近2億千瓦火電廠及鋼鐵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行業近50萬臺工業鍋爐、18萬臺工業窯爐需要進行二氧化硫治理,這其中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。
我國環保設備產業起步較晚,起點低,近幾年來,雖然形成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裝備、水污染防治裝備、固體廢棄物處理裝備、噪聲與振動控制裝備和環境監測儀器等門類較齊全的分支行業,但與其他傳統機械行業相比,環保機械行業顯得非常稚嫩,其所占市場份額也很小,國外設備在一些重要領域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。業內人士分析,原因主要在四個方面:一是行業管理體系還不健全,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和指導。分散在各個行業中的環保機械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調控,機械行業的綜合統計也沒有把環保列為一個單獨的行業。二是生產結構不合理。溫州環保設備的重點骨干企業少、專業企業少、規模小、生產集中度低。三是技術基礎薄弱,自主開發能力差,企業的設計手段、設計能力、設計水平相對落后。一些市場急需的污染治理設備還沒有自己的制造技術,特別是燃煤電廠煙氣脫硫、城市垃圾處理、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等重點領域開發不足,而一般產品供大于求,有的還存在重復生產。四是產品質量不理想。產品標準化、系列化、成套化水平低、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。許多企業缺少技改投入,其工裝水平,檢測手段都難以保證產品質量。
溫州環保設備產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,在許多傳統機械行業慢慢老去的時候,顯示出其獨特的生命力。專家預言,它必將從一個幼稚的新興行業,成長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、在機械工業中占有較大比重、服務領域較為寬廣、投入產出較高、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的機械工業支柱之一。我國應抓住時機,著力推進科研單位與生產企業的密切結合,著眼于市場需要,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,開展技術創新,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。通過自主開發能力的提高和適應引進國外先進技術,作好消化吸收和創新,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、產業化,扭轉產品技術落后的狀況。同時,進一步健全行業管理體系,優化企業生產結構,規范產品質量標準。
更多溫州環保設備相關資訊請訪問:http://www.71194.cn